为什么当年《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》没拍续集?票房惨败背后还有什么故事?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倚天屠龙记 第一回 为什么当年《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》没拍续集?票房惨败背后还有什么故事?

为什么当年《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》没拍续集?票房惨败背后还有什么故事?

2023-07-05 05:27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张无忌,你还欠我一件事。

《倚天屠龙记》

今年的电影春节档,虽然有《长津湖之水门桥》这样的超级大片,但因为疫情等外部原因的影响,整体票房容量比去年还少了20亿。

现在想想把《新倚天屠龙记》改为网络播出的王晶,他似乎真的做了一个正确而明智的选择,因为到目前为止的网络票房不敢说大赚,但一定是回本了。

可是,分为《倚天屠龙记之九阳神功》和《倚天屠龙记之圣火雄风》上下两集上映的新《倚天》,口碑和评分都烂得一塌糊涂。

因为是翻拍的武侠电影,所以这两部新的《倚天屠龙记》不免要被拿来和当年的经典来比较。

1993年12月18日,李连杰主演的《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》在香港上映,结果上映20天,仅仅取得了1185万港元的票房成绩。

原本就计划好的续集《倚天屠龙记之阴阳圣火令》也不了了之,让惊艳回眸的赵敏,在大都苦苦等了快30年,也没有等来张无忌。

相比现在的新《倚天》,当年李连杰的老《倚天》绝对是经典;可是它当年在票房上也是实实在在的惨败了,所以才会在2022年用一个新的遗憾来弥补一个旧的遗憾。

那么,当年这部《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》为什么票房惨败了呢?续集没拍成,真的只是因为票房差吗?

1993年正是香港武侠电影年,全年有近50部武侠电影上映;作为香港武侠电影头号巨星的李连杰,正是这波武侠电影风潮的引领者。

这一年,李连杰有6部电影上映,全是武侠片,从年头打到年尾。

1993年2月11日,《黄飞鸿之狮王争霸》上映,票房2746万;

1993年3月4日,《方世玉》上映,票房3066万;

1993年4月1日,《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》上映,票房1818万;

1993年7月30日,《方世玉续集》上映,票房2301万;

1993年11月18日,《太极张三丰》上映,票房1254万;

1993年12月18日,《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》上映,票房1185万。

很可惜,年底上映的《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》是票房最差的一部,当年的口碑也是最差的一部。

很明显,《倚天》的票房差,除了电影本身的品质,主要是大环境的影响,那年武侠片太多也让观众审美疲劳了。

李连杰的两部《黄飞鸿》和两部《方世玉》,后上映的都比先上映的票房差;下半年上映的《张三丰》和《倚天》也都比上半年上映的几部票房差,而且下降幅度很大。

另外,那年的12月13日有梁家辉梁朝伟的《新难兄难弟》上映,12月23日有许冠文萧芳芳的《抢钱夫妻》和张国荣林青霞的《白发魔女传2》上映;12月18日上映的《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》,面临的是腹背受敌的境地。

还有11月11日上映的《新不了情》,它长线放映了64天,取得了3100多万的票房,创造了新的文艺片票房纪录,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同档期《倚天》的排片。

可是,《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》香港票房差就是续集取消的直接原因吗?

用原班人马拍一部续集,在服装、道具和场景等方面的成本,甚至在实际拍摄的周期上,都可以节约出很大一笔成本。然后在1994年或晚些时候,找一个合适的档期上映,都是回本的优选方案,比如1989年《赌神》的续集《赌神2》,就是1994年上映的。

1992年,王晶还执导过另一部金庸武侠经典《鹿鼎记》,也是分上下两集上映的。因为第一部票房和口碑爆棚,续集《鹿鼎记之神龙教》甚至是加紧赶拍,提前上映的。

《鹿鼎记》的男主角是周星驰,《倚天》的男主角是李连杰;邱淑贞、张敏等女主角,以及导演、编剧等很多幕后班底都是同一个团队。

在香港电影票房市场,李连杰打不过周星驰;但加上内地、台湾省和整个东南亚市场,巅峰的周星驰也未必能完胜李连杰。

所以,完全有理由相信王晶,可以拍出一部更好的续集,为老板赚回第一部的损失。

然而,《倚天》续集被取消的原因,并没有香港票房惨淡这么简单。

故事要从1992年开始说起。

因为在这一年,李连杰新的经纪人蔡子明被暗杀,然后李连杰创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正东制作,开始自己拉投资拍电影。《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》上挂名的监制李阳中,就是李连杰。

当时正是香港影坛最黑暗的时刻,发生了很多故事,所以拉到投资的李连杰,为了避险差不多一整年都在北京工作。

从《方世玉》到《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》,李连杰1993年上映的6部电影,有5部都是在北京拍摄的,合拍方是北京电影制片厂、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等内地公司。

所以,我们看到这几部电影中,有很多大陆的演员;也看到《太极张三丰》的校场决战和《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》五行旗大战六大门派等等,很多经典的大场面,都是获得了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才拍成的,包括出动了附近的部队官兵。

在1993年,李连杰主演的6部电影中,有5部是李连杰公司参与出品的,有1部是与嘉禾的合作,有2部是与永盛的合作,包括《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》。

当时李连杰选择与向华强兄弟的永盛合作,一方面是对方有背景有实力,另一方面则是对方有钱。

1989年,李连杰和利智在美国拍《龙在天涯》时定情。然后利智在1992年就息影退圈去做生意了,结果投资不慎赔了,还欠了巨额的债务。

所以,有了李连杰7200万6部电影“卖身”永盛, 然后用预支的片酬帮利智还债的说法。

1993年就是李连杰和永盛合作的开始,他和向华强一家的关系也处得非常好,最后还收了向华强的儿子向佐为徒弟。

至于能连续和内地的电影公司合作,除了北京本地人李连杰本身的影响力,更因为当年内地影坛“统购统销”政策的取消,开启了内地电影公司和香港电影公司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深度合作。

那个时期,不仅是李连杰的这几部武侠片,林青霞的《新龙门客栈》,周星驰的《武状元苏乞儿》,刘德华的《刀剑笑》等,甚至之后的《大话西游》等,都是和内地电影公司在内地合作拍摄的。

当时的合作方式是:香港公司出投资的大头,内地电影制片厂出小部分投资,一定用内地的景和人,内地的版权和票房收益也要归内地制片厂。

《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》就属于这种情况,全程都在内地拍摄,谢逊、成昆、鹤笔翁、白眉鹰王、灭绝师太、火工头陀等,众多重要角色都是由内地演员饰演的。

《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》在香港的票房是扑街了,在内地和其他地方的票房呢?

也很惨!

1993年,正是中国电影票房史上的一个冰点,全年全国(不包括港台)票房仅有13亿,而上一年还有20亿。

导致中国电影票房跌至冰点的最直接原因,就是录像机、VCD和DVD的快速普及,说直白点就是盗版的横行。

那时候,全国大江南北,各种小录像厅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,几乎每一个乡镇上,都有几家甚至十几家。这些小录像厅放得最多的就是各种新出的港台和好莱坞影片,包括《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》,短短几年就把那些乡镇甚至县级的电影院挤跨了。

事实上,香港影坛也正遭遇同样的困境,香港电影也从那时开始走下坡路,到现在都没缓过来。1992年,香港影坛有12部电影票房过3000万港元,1993年就只有5部。

所以,就算香港永盛有信心再拍《倚天》续集,内地电影合作方也没能力跟进了,而且《倚天》是一部投资达5000万的大制作。

1993年的香港票房冠军《唐伯虎点秋香》是永盛的,1994年的票房冠军《赌神2》也是永盛的,永盛整体上一直是赚钱的。

可是内地影坛的冰河期却远没有结束,1994年全国票房只有11亿,和一个香港市的票房总量相当;中间有几年除了打开窗口,引进《真实的谎言》等经典好莱坞大片,暂时提振了一些票房成绩之外,票房总量好几年都是整体下跌的;最低年票房只有8.5亿,到2005年才重回20亿大关。

【到2019年,中国电影年度总票房已经突破500亿了。】

比如跟李连杰合作最多的北京电影制片厂,1993年出品电影20部,1994年15部,到1995年就只有6部了。

因此,当年《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》没有马上拍续集,真的是因为票房不好;但票房不好的深层原因,则是整个市场环境被盗版等外部因素强烈冲击的结果。

所以,不是张无忌不想去大都找赵敏,是大都都没了!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